仙家立堂口用红布还是红纸(立堂口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4-06-19分类:立堂口浏览:9894
学道 小白学道记(第八集)剧情 小白刚刚来到道观里,在来道观之前通过自己自学,了解了一些道教知识,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师傅安排一位师兄给小白从头系统的讲一遍道教知识,下面开始啦!赶快和小白一起学习吧,一起了解神秘的道文化,学完啦,你就是道学科普小达人啦。
师兄,请教下,道教为何诵早晚功课?玄门早晚功课,是道教徒早晚必诵的两部经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则。功课者,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认真习诵,理解经意,深悟玄理,脚踏实地 按经旨行持。道教讲结三缘,《早课》诵清静经,即分轻清之意,为祈求国泰民安,忏悔罪业,可结仙缘。《晚课》诵救苦经,超度鬼魂,可结鬼缘。《午课》诵三官经,可赐福、消灾、解厄、赦罪,可结人缘。
怎样许愿、还愿?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对神许下的诺言予以对现。许愿、还愿不需择吉日,随时随地都可以许愿、还愿。 许愿之前最好能沐浴其身,斋戒净口。在神前敬三炷香,然后在神前伏拜虔诚祈祷,默许所求心愿,祈求神灵护佑实现其心愿。许愿可大可小,不拘形势,有许做多少善事的,有许诵经、做道场、献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善书赠送、捐资修庙等。求神护佑实现心愿后,求神护佑之时许下的什么诺言都必须兑现。
塑像仪有哪些内容?道教以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继承了道家“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思想,所以在修建殿宇时,一般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在全真祖师重阳真人《立教十五论 第五盖造》中讲到“苟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所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故而禀此祖训,所以道教殿宇一般不尚奢华,而以朴实见长,有些地方的道教宫观甚至保持白墙灰瓦的朴素面目。在造像时,与道教的修行也是息息相关的,道教倡导天人合一,认为“一身天地,天地一身”。把人身与天地万灵相对应,通过存想自身体内之神祗,以契合天地之神祗,从而达到与道合真的目的,故而在塑像时,便于存想神灵金容,一般神像都比较小巧,但十分精致。道教塑像有一定的仪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二卷有《造像品》,规定了造像的先后次序,质料、尺寸、仪相、辅神、衣冠、华座、冠帔等,要求皆依经典规定。在塑像时,也要进行敬神仪礼。首先,要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向神位或木料供奉,焚香、诵经、礼拜。“开脸”(也称“开相”)后神像头部要用红布或红纸蒙上。还要将经典、五谷、铜镜、朱砂、沉香、雄黄、五色线、金银珠宝、灵符或香灰等放入神像体内。塑像造好后,还要进行开光点眼仪式,举行祭祀庆祝活动。
道教节日有哪些?道教以神、仙之诞辰为节日,到时要举行隆重斋醮,包括祭星与设道坛诵经。有的节日还有庙会集巿。道教各派都有所崇奉之本宗祖师,但对道教共同尊崇之神的诞生节日,都是很重视的,如: 1.三清节:即冬至日为元始天尊圣诞,夏至日是灵宝天尊圣诞,二月十五日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圣诞。2.三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节。3.正月初九日: 玉皇上帝圣诞。4.三月初三日:真武圣诞、王母娘娘圣诞,俗称“蟠桃会”。5.四月十四日:吕纯阳祖师圣诞。6.五月十八日:张天师圣诞。7.十一月十一日:太乙救苦天尊圣诞。8.十二月二十二日:王重阳祖师圣诞。9.六月初一至初六为南斗下降日(朝南斗会)、九月初一至初九为北斗下降日(朝北斗会)。10.五腊节:正月初一日天腊,五月初五日地腊,七月初七日道德腊,十月初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腊。总之,每逢节日,宫观都要设坛诵经庆贺。
朔,望,晦,电,是哪一天?阴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三十为晦、十四为电。
接驾是什么时间举行?因为阴历腊月二十五日为玉皇大帝巡天之辰,故道教宫观都举行“接驾”仪式,在腊月二十四日半夜子时举行。
何为道历?道历为道教专用之历法也。是以我国夏历及六十甲子纪年的一种历法。推算之法,由黄帝纪元(西元前二六九八年)开始,迄今(西元二00六年)道历为四七零 四年。唐朝曾因老子为其始祖,乃以老子降生年(西元前一三00年)为道历之开始,但至宋以后,则仍以黄帝纪元为用也。而道教斋醮道场,所用表奏文牒等,则皆书以天运甲子之岁,因对神明故不用道历纪年也。现在,炎黄子孙以为:中国乃数千年文明古国,应用自己的纪元。不应该惟西方的马首是瞻。以基督教之历法用于中华国土,岂不自取其辱?枉自称五千年文明古国!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因此,提倡正规场合用黄帝纪元某某年(或称中元某某年,或黄历某某年),其余凡用“公元”的一律改称“西元某某年”。
道教庙宇的名称有哪些 ?道教宫观是对道教庙宇的通称,简称“道观”。宫观是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灵、做道场、传教的活动场所,是道教中道宫和道观的合称,也泛指其他道教活动场所,如庵、台、洞、祠、庙、堂等。 早期道教庙宇,有“治”、“靖”、“庐”之称。现代尚有宫(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观(如北京白云观)、庙(如河南省嵩山中岳庙)、庵(如四川省成都市二仙庵)、祠(如山东省泰山碧霞祠)、院(如浙江省杭州市抱朴道院)、洞(如辽宁省本溪市云光洞)、馆(如香港蓬瀛仙馆)、府(如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台(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阁(如宁夏自治区平罗县玉皇阁)、殿(如上海市钦赐仰殿)等名称,其它还有室、堂、房、坛、楼、舍、池、岩等称谓。
道教宫观的组织形成形式有哪些?道教宫观的组织形成形式,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种: 子孙庙:又称“小庙”。这种庙宇可以收徒弟,代代相传。但是不得悬挂钟板,没有传戒权利,一般不接纳别处道友前来挂单。假如子孙庙悬挂钟板,则称“子孙丛林”或“子孙常住”,具有半“十方丛林”性质,允许道友挂单。十方丛林:又称“十方常住”。这种庙宇悬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具有传戒特权。但是不得冠巾收徒,由子孙庙收的徒弟前来挂单留住而组成道众,在丛林互相参学。因此丛林的道士流动性很大。现在道教的丛林,和过去有些不同。许多十方丛林,也在冠巾收徒。从前道士前往丛林挂单需要背诵道教经典,现在只要具备手续证明即可。
十方丛林中的常住道士如何分工?执事有那些?其职责怎样?道教十方丛林,有着一整套系统的管理体制,常住道士在丛林中分别担任不同的执事,分工细致,各负其责,共同维护丛林的正常秩序。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监院(住持),即观主。方丈、监院以下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和号等八大执事,分别负责八个方面的事务。 丛林各执事称谓、职责如下:方丈:道教十方丛林的最高领导者。亦称“住持”。《庄子·天下篇》成玄贡疏:“方,道也。”《大戴礼记·本命》:“丈,长也。”即对有道长辈的尊称。方丈具有开坛传戒、普度弟子的职责,方丈的选拔也很严格,必须受过三坛大戒,而且接过“方丈法”,德高望重、戒行精严,受全体道众拥戴,始许选为方丈。又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监院:俗称“当家”。道教丛林主持一切事务者。监院由全体道众推选,可以连选连任。如果本丛林无此人才,亦可到其它宫观去请。监院若不称职,方丈有权撤换之。《三乘集要》:“监院乃常住之首领,道众之宗主,必须才全智足,信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已卫众,柔和良善,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者,乃可当此大任。”监院之下,设有“三都五主十八头”,即: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庄头、库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茶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园头、圊头、槽头、净头。十方丛林,还设有其它重要执事:总理:协助监院、都管统理内外公务。知客:负责接送来往宾客及参访道友。巡照:监察丛林内外一切事务。巡寮:主管丛林人事安排。海巡:负责查理公事及调解纠纷。监修:负责庙宇维修并兼管庄农。公务:管理房地山田及借贷还贷诸事。迎宾:亦称“号房”。负责对挂单道友进行考问、登记。主翰:负责书写文稿、绘图等事。书记:负责书写表疏、信函。典造:又称“典座”或“点造”。负责办理斋馐饮食。账房:管理账目。
丛林中高功、提科及表白,连同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库头、总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监修、公务、迎宾、主翰、书记、典造、账房等,称为:道教十方丛林“二十四位大执事”。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由中华道友会弘道编辑部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道教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daoyuancn,欢迎添加关注!
标签:仙家立堂口用红布还是红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