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立堂口(什么时候到了立堂口的时候)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4-06-14分类:立堂口浏览:10121
在很多缘主看来,“中元节”等同于“鬼节”,是度亡的日子。而事实上,中元节还有其他更丰富的节日内涵。 也许今天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中元节是个什么节日,其实中元节堪称大名鼎鼎,与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祭祀节日。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而未中断,与这些节日的存在有极大的关系。阿永风水堂衷心期待人们不仅仅把中元看作一个节日,而是自觉地为传承中华文化而贡献智慧与力量。
什么是中元节
道教传说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
中国道教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所以中元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
道士们在这一天讲诵经文,为地官庆贺诞辰,为众鬼超度,同时信众们也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日超生。
传说中,地官是掌管地狱之门的人,七月十五是地官的生辰,道教称这天为“中元”。所以这天,地官会打开地狱之门。即中元节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的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民间会在今天祭祖、上坟、以及点荷灯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同时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
中元节
佛教传说
而佛教称今天为“盂兰盆节”。
“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佛典《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得道之后想报答父母的恩情。目连用神通眼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十分伤心,想用自己的神力送饭菜给母亲吃,可饭菜一到嘴前即化为灰烬。
于是目连依佛陀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僧众的力量,救出了母亲。后来每到这天,民间便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七月半”也叫“盂兰盆节”,这个名称体现了该节的佛教因子。“盂兰盆”是梵语音译,意思是解倒悬之难。
佛经中有一个“目连救母”的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其母死后堕于饿鬼道中受苦,目连用神通之眼看到后十分伤心,以钵盛饭运用法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一到口边即化为火焰。
佛祖告诉目连,其母罪孽深重,需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珍肴果品置于盆中,供养十方众僧,这样的功德广大,才能使他的母亲济度。目连依佛祖之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节日风俗。
而本属于佛教内部的佛腊日,也兴起了盂兰盆会,供佛及僧,祭祀亡灵,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
盂兰盆节
在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中,农历七月神秘而幽暗,地府鬼门大开,万鬼都从阴间来到人间,探视亲友子孙、或寻求供奉,直到七月底关闭鬼门时才返回。
作为禁忌,人们很少选择在七月举行结婚、搬家或开幕等喜庆仪式。而这个“鬼月”的高峰,无疑是“七月半”也就是被称为“中元节”的这个日子,所以,民间也常将“中元节”定义为中国的“鬼节”!
鬼节
“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
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的确,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
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礼记·月令》中写到在孟秋(农历七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七月半
所以虽说“七月半”从未获得过“鬼节”的正式称谓,但是以民间的思维去观照,理解为“鬼节”也未尝不可。
而无论是祭祖还是超度亡灵,都是对过往几千年来祖先崇拜习俗的传承,无不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都不忘孝道,力行孝道,这才是当下“鬼节”的意义!
祭祀,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不是迷信活动。它是后人对先人情感、心愿与意志的表达,是激励后辈追思怀远、继往开来、团结向上的动力,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祀之以礼!”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是至高无上的。几千年来,中元节的地位一度“置顶”,重点不在于它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鬼节,或有多少禁忌,而在于祭祀。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得以传承,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祭祀!中元节本身源自祭祀,意义在于敬祖!
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你的疑惑,阿永风水堂学易36余年,精通命理,八字,手相 ,面相,风水,婚姻,事业,姻缘, 学业,健康,财运,测事,寻物 ,起名,改名,改运,超度,结婚择吉日,斩桃花,駁婚煞,破解童子 ,五行喜忌,催财旺运,破关解煞,风水调理,有疑惑贫道定全力解决 。
看到此篇文章,便转发让其亲朋好友知道,乃是积累福报。
下一篇文章,将根据评论区的网友建议,进行文章选材。望读者持续关 注。
本文作者:阿永风水堂/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告:新文章素材的选取,90%来自我公众号文章,5%来自头条自媒体 文章,5%来自我新浪博客文章
欢迎愿公开资料的读者在最新文章后评论留言
标签:7月15立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