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仙网
出道仙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立堂口 > 正文

天眼会被立堂口师父封住吗为什么不能看(堂口立完什么时候开天眼)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4-05-24分类:立堂口浏览:10204


导读:  一、天人师和老师的差别?  1、天人师  先看段经文《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三页云》:  「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与显了义为开导故,与一切义为所依故,与不了义为能...

  一、天人师和老师的差别?

  1、天人师

  先看段经文《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三页云》:

  「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与显了义为开导故,与一切义为所依故,与不了义为能了故,与所生疑为能断故,与甚深处为能显故,令明净故,与一切法为根本故,为开导故,为所依故,能正教诫教授天人,令其出离一切众苦;是故说佛名天人师。」

  【实眼】:

  即是五眼中的“佛眼”看下《无量寿经》下卷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佛眼具足觉滿明了通达一切法性。

  慧远大师在《无量寿经义疏》卷五中说:“前四是别,佛眼是总。”(隋京师净影寺沙门 慧远 撰疏)前四眼为别,佛眼为总。五眼:肉、天、慧、法、佛为五眼。别就是别相,各个中的差别相,如肉所见的世间是很有限,天眼所见就比肉眼所见要广的多,天眼能见到的肉眼所不能,肉眼能见到的天眼亦能见到,法眼慧眼亦是如此。这就是个中的差别相,所以前四是别相。

  “佛眼”是总,总就是“总相”总持涵摄前四眼相,佛眼所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实相,是彻底具足觉了通达,一切凡圣法性之证得者才名之为佛眼。这就是总相义。

  【实义】:

  即是“第一义谛”、“胜义谛”、“中道义”等。

  《涅槃经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谛者,即第一义谛。有善方便故,随顺众生,说有二谛。”佛陀虽有说二谛,但那是在缘起的差别上而言,是为了善巧方便的引导众生,最后汇归实智。正如《法华经》中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欲示衆生佛之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衆生悟佛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衆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于世。」

  所以佛陀出现于世间惟为一大因缘事而来,那就是令众生成就圆满佛果。

  从法华经中就能知道佛陀悯念众生的大慈悲弘愿,为的就是令众生早成佛道。

  2、世间老师

  老师是称为传授知识和科学的人。

  这些是老师的基本定义,也就是说老师只是传授知识与教育世间品德的人,老师的功用也就仅限于世间人道的世间法而言,那么对于三界六道一切的出世法,断惑苦、出轮回,证涅槃,那就是一无所知了,也不是老师的范畴能力之内了。

  所以老师功能力用是很有限的,是不能与佛陀相比的,所以称佛陀为老师,其实是把佛陀的功德利用完全掩盖,无得张显出来,令世人误导如同世俗般之老师,这就是在世俗化,矮化佛陀为一切智者之三界的大导师!

  这就是此中的差别不可混淆之处,所以不可用世俗之职称来混淆佛陀圣者之称号。

  二、师父和师傅及老师有什么差别?

  1、“师傅”的由来:

  《榖梁传、昭公十九年》记载:“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羁贯:女曰羁,男曰贯」也就是中国古代指八岁儿童,就是说八儿童不送他去跟「师傅」上学读书,那就是父亲的过罪了。

  师傅与老师只是授业传授知识技能技艺等,未能开出世涅槃究竟之法。

  2、出家师父的功用

  出家人是三宝之一,所以对于出家人的如法称乎,也是一个在家众对于三宝尊重的基本礼仪,所称出家众为师父是表达对于出家人的尊重与感恩之心,出家人之所以受得师父的称号,是因为他能出家,能修行梵行,辞亲割爱,舍弃世荣,过着少欲知足的生活,以求菩提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誓愿!并且肩负着弘传佛法的使命,令众生得闻正法,了知生死、涅槃之法,令其有所依估来修行圣道,得出生死轮回之众苦,得证大涅槃自在之大乐。

  如果没有僧宝的弘扬,佛法二宝就不得以彰显出来,正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尤其在于末法时期,如果没僧宝善知识的教导指导,想修行解脱是非常难,很难进入修行要门,不知第次,不能正解,行之渺茫,心之羸弱,最后甚至恐入邪见稠林中不能自拔,这样就很难生起对于佛陀的正信,内心对于信仰自然是可有可无的,那就很难真实的去修行,没有依止僧宝善知识的指导,就很难轨范的第次来修行,就难得获实益了。

  如《华严经》云:「譬如闇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虽然有些世间的聪明才智,但对于佛法来讲不过世间有漏法而已,根本不能成为解脱的因缘。

  所以佛法是僧团师师相授的传承下来,以至今日才能听闻到正法无不是僧团之功,虽然只是凡夫僧,但他能依戒法来住持佛法的功用,能如法的剃度传授戒律延续僧种,能秉持戒法如法羯摩除罪令僧和合相现前,于佛法中相互增上,于和合僧团中又能作末法众生之依怙等等。

  所以这些不是「老师」或「师傅」能作到的。「师父」和「师傅」音虽相同,可意义就相差甚远了;「老师」与「师父」好像有着某些方面的小小相似之处,还只是相似而已,各自的使命与教法根本的差别甚远,远则远矣,不可同类而语。

  出家师父不仅是在佛法知识,而是在于法身慧命的修道意义上教导与指导,所授的正法不仅是这一世受益,乃至未来际,直到成佛都受益无穷的,佛法的生命终极关怀不只一生两生的关怀,而是从你听闻佛法那一刻起,直到你未来成佛以后都在关怀之中;不仅是对于你关怀,而是对于一切众生的关怀都涵盖的尽了。

  这才叫生命的终极关怀!

天眼会被立堂口师父封住吗为什么不能看(堂口立完什么时候开天眼)

  父母生养我们身色有恩田。僧宝教育我们法身之因,亦有福田得善根本之恩。佛陀则恩福两田无有穷尽,胜于世出世间一切恩福。师者如父,生我之法身,育我之法身,应当尊敬视之如父,再言之,岂是微微之称呼就能报恩的呢?但身为在家佛子需要念念常怀感恩之心不是嗎?

  所以在家理应在一切时处,言行礼仪中不可不知弟子基本尊重之礼仪啊!

  恭敬三宝而非是三宝的需要,更是在家弟子本身的需要,如果连三宝都不恭敬的人,想想看「心慢如高山,法入又岂能进入呢?」法水不入心又岂敢调服烦恼呢?烦恼不调,慢习恶习不除,岂能获真实之利呢?况解脱之路遥呢?

  所以在家佛弟子懂得基本的礼仪,对于三宝的尊称不可混同世俗之称法啊?

  古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战国时项羽对于范增尊称其为“亚父”,表示对于范增的极高尊敬与感念之情。

  世间人对于大恩人都懂得如此尊称表达感恩之情,何况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呢?

  所以出世法与世间法中差别,还望有识之士慧察,以杜非法之乱,当兴正法之幢才是啊!不然如此混淆不分,利生恐难,坏法之患恐有过之!

  多有错谬,还望诸师,不舍慈悲,不吝指教!

  无慧浅识,学人能忍合掌,最后安居将至,祝福诸师安居,少病少恼,菩提道安!

天眼会被立堂口师父封住吗为什么不能看(堂口立完什么时候开天眼)

  此文由般若Prajna随喜发稿至搜狐新闻,结缘微信公众号名称【般若Prajna】或ID【banruoPrajna】,随喜转发,共享功德。

标签:天眼会被立堂口师父封住吗为什么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