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过堂口两个多月夜里睡不着觉(立完堂口为什么老困)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4-05-24分类:立堂口浏览:9377
有时候人睡眠不好,在古代的医学是魂魄不能交。譬如说我们失眠,血液向上面冲,思想多睡不着,或者茶喝多了,小便越来越多,魂魄两个不能相交。在瑜珈术来讲就是上下气的升降失调,不能凝聚了,凝结不拢。在中医的道理,失眠是心肾不交。其实不是心脏与腰子,而是讲心肾两个气的功能,它通电的过道,两个不能交换,所以睡眠就不好。
大家有没有失眠的经验?我想每个人都有,多少而已。愈是睡不着的时候,呼吸越快、愈粗,同时脾气也愈大,越睡不着就越气,越气就愈睡不着,是不是这样?
失眠不是病,病在害怕恐惧,唉呀!我昨夜失眠,内心一直焦虑起来,结果弄得心神不宁。睡不着,起来看书做事多好!有很多病实际上只有三分,自己心理的恐惧加重了七分。
许多老年人睡不着,中国医学养生的道理,水火不相济。老年人睡不着是因为水火不相济。水火为什么不相济?因为心肾不交。心火,那个思想情绪的火,不能沉下来,肾水不能上升。肾水就是荷尔蒙,以及维他命等,不够的话,肾水不能不升,造成心肾不交,就睡不着了。养生之道先要培养脾胃,把心神凝定,自然就睡着了。所以老年人爱睡觉的,是长寿之相。水火不相济,就是心肾不交,在理论上讲是魂魄分开了。魂是灵魂,就是思想意志。魄是生理上的,包括气、血、肌肉、荷尔蒙、营养、维生素、蛋白质等加起来,叫做魄。
有些人身体衰落了,变成骷髅形状,看到人哼哼啊啊,那是魂跟魄分开了。年轻的时候,魂魄两个是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讲生命的道理,认为睡着时,魂没有离开身体,还在身上,归到某部分。魂归到后脑就做梦,魂到了前脑就醒了,如果藏在心肌之间,就睡得很安祥;魂一旦离开了身体,那就是做大梦了。中国古代的说法,认为人做梦的时候,从自己头顶上就出去了。
医学的道理,心肾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两个脚缩拢来,两手也抱起来,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的气交。“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可以睡着。
老年人气向下面走,所以多屁,气漏得多了。神向上面跑,气向下面走,所以年老前列腺也容易出毛病,屙尿嗒嗒滴滴,不是直线地向前面冲出去的,也是因为心肾不交,水火不调。心肾不交是中气没有了,因为上下的气拉开了。所以到临死的时候,上面出气,下面也出气,放屁大小便一起来,一刹那间就完了,上下脱开了。
中药有许多调整方子,像小还丹啊,什么龟鹿二仙胶,都是滋阴补肾,降心火的作用。在理论上说对,但是各人身体不同,加上其他的外感,当然不灵啦。有人吃那些药,又非常灵光,所以顺便告诉诸位,尤其是学中医要懂得这个,修道更是非懂医药不可。修道的人个个通医,天文地理、气候变化、衣服饮食统统要注意,一不注意,马上病了。病了不要紧,一天到晚老是要给你们拿药,像照顾妈妈爸爸一样的麻烦,而且药也很花钱哪!我说你们多慈悲慈悲我,这个不能不懂啊!自己又不懂又要修道,怎么行!
人能够天天坎离交,精神水火相交,换句话说,神跟气两个凝定就是坎离交。我们人体的水火二气,在身体健康时,火在下,水在上,头脑是冷静的。血压高是下面气虚了,就像婴儿吃牛奶的胶奶瓶,你把牛奶装一半,把这个瓶下面捏扁没有气了,这个奶就到上面来了;下面一放松,牛奶就降下来了。所以下元的气充实时,血压自然降下来了。这个水火交感,是火在下时阳气充足,上面头脑才清净。
人睡不着时,呼吸更厉害,越生气越睡不着!睡不着,气更大。气也没有住,思想就在脑子里转,妄念停不了;气在上面,妄念沉不下来,所以就睡不着。失眠就是因为气在上面,不是血压高,不是血在上面,血压可能还低呢!血压跟气两个又是两路走法。当气真凝定了,不呼也不吸,思想就控制住了。大家学佛修道打起坐来,思想妄念为什么不能空?因为气不住。夜里失眠的时候,注意数出气,如果身体差精神不够的,就要注意进气,这是个秘密啊!
所谓“魂交”,是魂跟气交,气就是魄,所以我们叫气魄。真正睡着了,神气两个相交,所以第二天精神饱满,神跟气都充沛了;没有睡好的话,神气没有相交,那样就不行了。现在的人脑子思想用过度,魂跟魄不相交就睡不着了。如果多炼气、养气,气充足了一定就会睡着,气把那个魂吸收回来,人就睡着了。
假如人生活到几十岁,你把这个账算一算,十五岁以前不懂事不谈了,年老有十几年没有用,去掉二十几年了。还有一半赖在床上睡觉,加上三餐饭、大小便的时间,还剩有几年呀?有位同学半年前出了车祸,其后就一直不能睡觉,但是脑子仍然很清楚,也不疲倦。他很着急。我告诉他,这有什么好急的,你再活六十年可以抵我们一百二十年。感觉失眠痛苦是心理病。普通一个人的生命,失眠会导致精神崩溃的。但是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功夫到达相当的程度,睡眠会减少,甚至不需要睡眠。拿科学的道理来说很简单,因为睡眠是为了休息,而一个真正得定的人随时都在休息中,所以他可以不需要睡眠。普通人之所以需要睡眠,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心散乱得太厉害,精神身体消耗得很严重,所以需要睡眠补充精力。
想睡觉是一种习惯,修道的人定力够了,可以不用睡觉,所谓“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这个句子我们讲过很多次了,我们凡夫不是睡到床上才睡觉,不睡觉时脑筋也都是昏的,在昏沉中。你的心能不起分别,不动念,就万法一如。这是禅宗三祖《信心铭》的名言,就是悟道的境界。
南怀瑾先生,男,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近期会陆续更新其作品以分享。共勉~
这个周末,亲们休息得如何哟?
-End-
精彩回顾:
?南怀谨:睡眠的诀窍分享
?南怀瑾:得意时儒家,失意时道家,绝望时佛家
?人生10乐,你有几乐?
?【荐读】人有贵气的八大特征
?十多家医院院长总结的“看病技巧”,看好病还少受罪!收藏!
觉得不错就转给朋友看看哦
- 上一篇:立堂口供奉老祖宗好吗(供奉祖先堂口)
- 下一篇:堂口立错了咋送走(堂口立错了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