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仙网
出道仙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立堂口 > 正文

还是未立堂口的(什么样的堂口是空堂)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4-05-10分类:立堂口浏览:10320


导读:  潮人说  圣诞节约会去哪儿玩儿?当然是教堂!圣诞节虽然是舶来品在中国却一样红火唯有来到教堂才能过上“原汁原味”的圣诞节北京形形色色的教堂哪一座才是你的最爱?▼  唱诗班的洗礼...

  潮人说

  圣诞节约会去哪儿玩儿?当然是教堂!

圣诞节虽然是舶来品

在中国却一样红火

唯有来到教堂

才能过上“原汁原味”的圣诞节

北京形形色色的教堂

哪一座才是你的最爱?

  唱诗班的洗礼

  王府井天主堂

  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王府井天主堂是一座罗马建筑风格的教堂,是中西建筑风格共融的典范。虽然身处闹市,却丝毫没减少它圣洁的气质。节日期间有时不经意从王府井天主堂前走过,浑厚的电风琴声和唱诗班阳光般的歌声会从里面传出来,荡漾在冬日的空气中。

还是未立堂口的(什么样的堂口是空堂)

  

  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北段进行改造后,原先围绕神秘教堂的围墙被拆除,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灰色的欧式尖顶建筑因其古老而越发透出神秘,新铺就的门前广场在绿树环绕中更具浓郁的人文色彩。

  交通TIPS: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A出口,向西步行400米

  巴洛克式的浪漫

  宣武门天主堂

  宣武门天主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俗称南堂,是北京最早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始建于1605年,现存的建筑建于1904年,是一座三层的巴洛克建筑。

  

  大堂是哥特式拱券形建筑,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附属建筑约400平方米。顶为供券形,正面有精致的砖雕,柱顶有木刻浮雕馏金花纹。祭台上悬挂着大幅圣母玛利亚油画像。外观宏敞,加上镶嵌着彩色玻璃窗,更显得富丽堂皇。

还是未立堂口的(什么样的堂口是空堂)

  

  交通TIPS:地铁2号线宣武门站B2出口,向北步行50米

  室内的圣母山

  西直门天主堂

  西直门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俗称西堂,名列北京四大天主堂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中历史最短规模最小的一个,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一个不是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教堂。

  

  文化大革命期间西直门天主堂被没收,曾经先后被用作过纽扣厂、电扇厂和同仁堂制药厂的仓库。其间教堂三层高的钟楼也被拆除。1994年,西堂重新开放,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2008~2009年重修了钟楼与庭院,恢复民国时期原貌。

  

  交通TIPS:地铁4号线新街口站D出口;地铁2号、13号线西直门站 A出口向东300米

  京城巴黎圣母院

  西什库教堂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

  

  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它的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

  

  交通TIPS:地铁4号线西四站D出口,向东步行500米

  天使的祝福与光

  东交民巷天主堂

  交民巷天主堂,又名圣弥厄尔教堂、法国教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甲13号,是一座建于1901年的两层哥特式建筑。东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门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闻名。

  

  东交民巷天主堂和北京其它四大教堂相比,它的规模虽然小,但是它综合了其它四座教堂的优点,在造型上别具特色,小巧玲珑,建筑风格却非常讲究。圣堂东西两面墙上装有清末从法国进口的彩色花玻璃。堂内顶部为斜坡型,上覆灰筒瓦,均为琉璃瓦。

  

  堂顶部用肋状拱券以增加高度,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圣堂东西宽三间,南北进深十四间,内有圆柱支撑,地板也为花砖甬道。从建成至今近100年来,未遭到任何灾害性破坏,保存的比较完好。

  交通TIPS:地铁1号线王府井站B或C出口,向南步行500米

  桃源里的圣地

  后桑峪天主堂

  北京地区所存最古老的教堂。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后桑峪村。大门上方匾额题有“万有真源”4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教堂又向东侧扩建为九开间,面阔30米,进深10米。可容纳400余人。

  

  大门内的屏风上有匾1块,上书“博爱为怀”4字。教堂外用青砖包砌,内衬以石墙,高7米余,南墙辟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拱落地大窗,堂顶有白色尖塔。教堂内东部为祭台,西部为音乐楼,顶部为穹隆顶。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将领卫立煌于髽髻山阻击侵华日军进攻时,曾将指挥部设于教堂内。1939年教堂遭日军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1989年重修。1993年石惠文神父带领教友开始修复圣母山。1997年重修圣堂,新建高21米的钟楼。1999年重建,并增修祭台。

  交通TIPS:阜石路或莲石路到门头沟,再沿109国道到74公里处向右转,行驶约1公里即到

  胡同里的彩色玻璃

  崇文门教堂

  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始建于1870 年,是美国卫理公会(美以美会)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当时名为亚斯立堂为纪念美以美会第一位赴南美洲传教的Asbury主教。教堂最初建成时,外观和现在一样,只是规模比较小,仅能容纳四五百人聚会。

  

  随着教会信徒人数的不断增加,1880年卫理公会在原址重建教堂,1882年新堂落成。该堂于1900年夏,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毁,1902年清政府拨款重建亚斯立堂,于1904 年春建成。此即今天的这座礼拜堂。

  

  交通TIPS:地铁2号线和5号线崇文门站B口出,进前面小马路左拐即是

  遗世而独立

  珠市口堂

  珠市口教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与珠市口西大街交叉口西南角,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卫理公会在北京南城新建的8座教堂中的第一座,也是北京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几座基督教堂之一。

  

  与其他教堂不同的是,珠市口教堂从建堂一开始就由中国牧师主持。1958年北京基督教新教各宗派教堂实行联合礼拜,60余座教堂中保留了4座,珠市口教堂是其中的一座。这座教堂外观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共有三层,烟灰蓝的外墙点缀着白色的门窗,顶上高耸着十字架,显得庄严肃穆。

  

  交通TIPS:公交乘57、5、110、120路珠市口下车至十字路口即可

  听见永恒的誓言

  海淀堂

  北京市基督教海淀堂位于海淀桥东南侧,彩和坊路上,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教堂。教堂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由193根洁白的立柱围合而成,寓意诺亚方舟,又象征着教会的合一,给人的感觉非常庄重和典雅。

  

  海淀堂建筑风格打破传统,和我们印象中教堂的样子大不一样,非常有设计感,高贵而又优雅的屹立着。其外观看上去就好像一本打开的圣经,大大的白色十字架伫立在门口,很远就能看到,在夜色中荧光泛红,令人神往。

  

  交通TIPS: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D出口,向西700米

- END -

编辑 狮涵

来源 网络

北京潮生活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编邮箱 776321478@qq.com

标签:还是未立堂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