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洪的出马仙 出马仙姓氏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3-03-02分类:出马|出道仙浏览:10519
目录:
- 1、东北一直流传着五大家仙的传说,这五大家仙分别都是什么?
- 2、“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是哪几个?
- 3、出马仙有姓红的吗?
- 4、“洪仙大帝”有什么来历啊?
- 5、全真教中的八仙是哪八位?
- 6、洪姓的起源?历史上有哪些姓洪的名人?
东北一直流传着五大家仙的传说,这五大家仙分别都是什么?
东北的五大家仙,是狐仙、黄仙、白仙、柳仙和灰仙。
第一,狐仙。狐狸,排在五大家仙的首位,流传是法力最大,一提狐狸,有人印象就不太好,因为狐狸多心眼多,狡猾。但是狐狸很通人性,比如聊斋志异中记载狐狸报恩的故事,慢慢的流传为狐仙,其实就是让人们对大自然敬畏一些,善待动物,多做善事,少杀生。
第二,黄仙,黄鼠狼,一提黄鼠狼,就想到俗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不过古代人一致认为黄仙可以操纵人的精神,虽含有迷信色彩,也一直流传至今,所以有的村民即使看到黄鼠狼来偷鸡,只能是驱赶,并不敢伤害黄鼠狼。
第三,白仙,刺猬。刺猬在农村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古时候刺猬寓意财富和吉祥,并且刺猬一身刺,人类不招惹他,刺猬也不会伤害人类,本着好的寓意来讲,刺猬也是仙灵之一。
第四,柳仙,蛇。不是东北地区的人都知道蛇是一种很有灵性的东西,蛇这种动物最容易修成仙,遇到蛇要给他让路,如果无缘无故打死蛇的话,会遭报应,之前也看过类似的报应事件,很玄幻。
第五,灰仙,老鼠,一提起老鼠,很多人是反感的,不过在古时候老鼠因为喜欢积攒粮食,也有着财富之意,有的古人还认为供奉灰仙能给自己带来一个好的前程,祈求事事顺利。
总之,不管东北流传的五大家仙是真是假,虽然现在不提倡这种封建迷信,但我们也要相信万物都有灵性,学会善待自然,善待每一条生命,不要滥杀无辜,因为冥冥之中,轮回可能会有因果报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不吃野生动物。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是哪几个?
八仙,就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及何仙姑。八仙的传说甚早,唐代已有《八仙图》与《八仙传》,但其中的人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吴元泰小说《东游记》,才确定为以上八人。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中国人的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等八个方面。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称“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义。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能占卜人生;吕洞宾的宝剑可镇邪驱魔;韩湘子的笛子使万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养性;李铁拐的葫芦可救济众生;钟离权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国舅的玉板可静化环境;蓝采和的花篮能广通神明。
八仙均为神仙中的散仙。也是惩恶扬善,济世扶贫的神仙。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八仙巧惩恶老财”是其中的一个。但以“八仙庆寿”与“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事迹”如下: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
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钟离权逭双髽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常倒骑白驴,日行万里。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
何仙姑,名琼,永州零陵人。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后又梦见神人教饵云母粉,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后尸解仙去。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蓝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相传吕洞宾进士落第后遇钟离权,钟离于炉上煮黄粱饭,授枕予洞宾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 官、升侍郎、成亲、为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倏忽醒来,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梦而已。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韩湘子,名湘,字清夫,传为韩愈之侄孙。相传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堕死而尸解登仙。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于道。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曹国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伏罪,曹景休耻见于人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八 仙 祝 寿
八仙是惩恶扬善,仰富济贫的神仙。他们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故广被民间取用为祝寿的素材。
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称"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义。
鱼鼓,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频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宝剑,吕洞宾所持宝物,"剑现灵光魑魅惊",可镇邪驱魔;
笛子,韩湘子所持宝物,"紫箫吹度千波静",使万物滋生;
荷花,何仙姑所持宝物,"手执荷花不染尘",能修身养性;
葫芦,李铁拐所持宝物,"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济众生;
扇子,钟离权所持宝物,"轻摇小扇乐陶然",能起死回生;
玉板,曹国舅所持宝物,"玉板和声万籁清",可静化环境;
花篮,蓝采和所持宝物,"花篮内蓄无凡品",能广通神明。
出马仙有姓红的吗?
慈悲为怀,济世救苦,心系众生,广积功德,修心见性,善缘自来。不红为最红!
“洪仙大帝”有什么来历啊?
在中国及台湾没有这个神的记载。
洪仙大帝我们也叫三脚白虎,相传与华人南来开垦时常发生老虎伤人有关,以后人民膜拜洪仙大帝后,虎患才为减少。
另有学者猜疑,洪仙与洪门会有关,但这点显然缺乏有力的证据,因为如果确实如此,则中国各地应有洪仙公庙及洪仙公资料记载。
《星马民历》一书记载有洪仙公资料如下,但需进一步求证。
洪仙公又称洪仙大帝,在新加坡有淡宾尼顺兴港洪仙宫及丹拉美那义安公司新兴港洪仙宫,两处香火都很旺盛,而马来西亚则以柔佛新山古庙的香火最为兴旺,每年正月廿一日,来自各州的香客和汽车,把整条义兴路塞得水泄不通,真是热闹异常,洪仙公宫以柔佛一州最多,历史也比较悠久,其他各州却较为少见。
据传说,洪仙公乃广东省大埔县人民,姓洪,生而聪颍,善习拳棒,曾拜名师以拳术及剑击之术。少年时,因家穷,受雇于该县某富翁家教导拳术,并兼职鸠收田租之职。因生性耿直,心地善良,常以仁义待人,每见穷者而加多抚恤与安慰,所以乡人颇敬之,更具有侠义之风度,锄强扶弱,拔剑相助,自受雇于该地,竟无任何流氓地痞敢进入该地作乱。乡民得以安定。因此对他更为尊敬。官府也刮目相待。
有一次,他被命下乡收租,经过了一整天的跋涉乡野,也收了不少租,最后到达一穷佃户,该户人家,丈夫早死,儿子又刚好染上脚气病,不能下田,所以没法缴纳田租,当洪仙到达时,老媪见洪仙上门,知道他是一个有仁义的好汉,更热情的招呼,倒茶搬凳,并告以苦衷,请他暂时莫收,等年底家中的鸡鸭长大了,卖了钱再缴纳,并希望洪仙高抬贵手,洪仙本为讲仁义者,见此情形也只好作罢,并安慰了老媪。本想马上起身,怎知却来了倾盆大雨,老媪也劝他暂时避雨,候雨停了再上路,洪仙见雨好大,也只好停下来避雨。
这一场雨足足下了一个辰,而洪仙因为跋涉了一整天,顿觉疲倦,竟伏在案上而呼呼入睡了。忽然间,他看到了一个身穿黑衣的老太婆,领了一大群孩子,和一个身穿黑纹黄底衣的跛脚老汉,手拿拐杖,进门来,跪在洪仙面前,只听那老汉说:「你尽管说,他是我的主人,一定会帮你的」。黑衣老太婆说:「我是这家主人所饲养的母鸡,前几天我刚孵出了我这群孩子,但是今天却因为您的到来,主人要把我杀了来请您,我死了是小事,但我这群孩子呢?还有主人的田租又怎么还呢?主人的儿子以后又怎样有钱娶老婆呢?所以我只有到土地庙去求「山君老爷」,请他引我来见您,土地庙就在我们屋后的大路旁,山君老爷是土地爷的门将,蒙他昨晚托梦给我,今天我特别带了我的一群小孩子去求他来请求您,希望您大恩大德,宽赫了我吧!而且希望您快些,否则我就没命了。破脚老汉也苦苦相劝,并说出洪仙乃伏虎罗汉来出世应该菩萨之慈悲,以得正果,忽然间,一阵鸡叫的吵声把洪仙惊醒,门口的雨还是浙历的下着,厅里不见了老媪,听到了厨房中磨刀的声音,他马上冲进厨房,见老媪手握一把刀正在磨着,厨下绑了一只黑色的母鸡,一群小鸡,正吱吱的乱叫,洪仙一见,马上将母鸡松了绑,并问老媪磨刀干什么?老媪答以天色已晚,想留洪仙用了饭才上路,但因家贫,无以为奉,只好杀了母鸡作菜,方要杀鸡,却给你放走了。洪仙一听,暗地里称了一声阿弥陀佛!罪过!就告诉老媪此母鸡永远不可杀,田租也不要收他的,他会替老媪代缴,也不管有没有雨,大踏步的启程上路回家。
洪仙越想越怪。走了一段路,越过山岭,转入一片森林,抬头一望,大路上坐着一头斑额大虎,张牙舞爪,洪仙一见,大呼一声,我命休矣!也不想和老虎打斗,将身边佩带的宝剑及收租的银两,抛向老虎,自己坐在路上等老虎来吃掉他,说也奇怪,那头老虎却漫步的走上前来,跪在地上不走,洪仙定神一看,原来该虎为三只脚,猛然想起梦中之事,顿有所悟,骑上虎背,就在坐化成仙。时为十一月廿一日。
乡民知道了以后,因他生前颇得人尊重,归仙得道之后,乡民更希望他的英灵,能永远的保护他们,因此到处建庙祭祀,以求合境平安。
星马的洪仙公仍随客属移民而南来,但因大埔属广东,与福建,潮州相毗邻,所以潮州人也热心的供奉,这乃因客属之中也有潮州客和福建客之分。
洪仙大帝的封号出自何朝代则无从稽考,其造象有文身与武身两型,武身者,骑虎,手执宝剑;文身者则坐莲花,手拿仙佛。正月廿一日为其诞辰,十一月廿一日为其成道纪念日。
新山中华公会奉祀神明简介
全真教中的八仙是哪八位?
八仙之一
铁拐李
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见诸于文献则较晚。亦作「李铁拐」。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身世由来传说颇多,一说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一说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一说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他的徒儿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儿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乃附在一跛脚的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喷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李铁拐。
八仙之二
钟离权
道教八仙之一。元代全真教奉为「正阳祖师」,北五祖之一。其说始于五代、宋初。相传姓钟离名权,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
《列仙全传》说:钟离权,燕台人,号云房先生,为汉朝大将,在征讨吐蕃中,被上司粱翼妒嫉,只配给他老弱残兵三万人,刚到达目的地就被吐蕃军劫营,军士落荒而逃。钟离权也逃至一山谷,而且中途还迷路了。可是「吉人自有天相」,遇上一胡僧,将他带至一小村庄说:「这是东华先生的住处。」然后告别而去。过了一会儿,忽听有人说:「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缘故。」见一老人披着白色的鹿裘,扶着青色的藜杖,问钟离汉道:「来者可是汉大将军钟离权 ? 为什么不来宿于山僧之所?」钟离权大惊,知道遇上了异人,于是诚心学道,向老者哀求学习救世之道。老者传授钟离权「长真决」,及金丹火候和青龙剑法。钟离汉后来遇见华阳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学得「长生决」。最后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居住,得到「玉匣秘诀」,修成真仙。玉皇大帝封他为「太极左宫真人」。
另一说钟离汉为唐朝人,与吕洞宾同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或以「汉」字属下读,故一称「汉钟离」。
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奉「钟离汉」为「正阳祖师」,位列北五祖之二(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
八仙之三
张果老
道教八仙之一。亦作张果。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本是民间的江湖术士,因民间相传逐为神仙。居山西中条山,自言生于尧时,有长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则天也召他出山,张果老就在庙前装死,时值盛夏,不一会,他的身体腐烂发臭。武则天听后,只好作罢。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的山中再次见到他。
唐玄宗数次召见他,求长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见到张果老老态龙钟。就问:「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 ? 」张果老说:「衰朽之岁,也没有什么道术可依慿,所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实在令人羞愧。不过今天如果把这些疏发残齿拔去,不就可以长出新的出来吗 ? 」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玄宗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一会而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于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们都争相拜偈,求教返老还童的秘诀,但都被他拒绝了。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猎,捕获一头大鹿,此鹿与寻常的鹿相比,稍有差异。厨师刚要开刀宰鹿,张果老看见了,就连忙阻止,说「这是仙鹿,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当初汉武帝狩猎时,我曾跟随其后,汉武帝虽然捕获了此鹿,但后来把它放生了。」玄宗说:「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时迁境异,你这么知道他就是你说的那头鹿呢 ? 」张果老说:「武帝放生时,用铜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标志。」于是玄宗命人查检。果然有一个二吋大小的铜牌,只是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玄宗又问:「汉武帝狩猎是哪年 ? 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 ? 」张果老说:「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对,果然无误。
张果老回山后不久就仙逝了,唐玄宗为他建「栖霞观」。张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骑着一头白毛驴,日能行万里,当然这驴子也是一匹「神驴」,据说不骑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来,放在皮囊里。
八仙之四
吕洞宾
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 」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
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良犹未熟,一梦到华肴。」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
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八仙中最为出名,有关他的传说很多。
八仙之五
何仙姑
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种说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传说为何氏女,途遇仙人,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一说乃吕洞宾弟子。
《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狄青早年在争南侬时路过永州,听说何仙姑能预知吉凶,便特地去询问战争的结果,何仙姑说:「公不必见贼,贼败且走。」开始狄青不信,后来宋军先锋与南侬智高的兵交战,不机回合,智高战败并逃入大理国。
何仙姑经常手持荷花。
八仙之六
蓝采和
道教八仙之一。唐开元天宝时人。夏服絮衫,冬卧冰雪,常于长安市唱踏踏歌,歌词多神仙之意。有人孩童时见过他,及至年老再见,采和颜状如故,后于酒楼乘醉骑鹤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仙佛奇踪》中:「蓝采和,不知那里人。经常穿着破烂的衣服,带着六吋的腰带,一只脚穿靴,一只脚赤足。夏天时在长衫内穿厚厚的内衣,冬天时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气彷如蒸气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讨饭,手持大拍版,长三呎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时好像是发狂,但又不是。歌词随意而作,歌中充满了仙意,而且变幻莫测。把得到的钱穿在绳子上,拖着走,就是掉了也不顾。有时赠与穷人家,有时花在酒肆中。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时见过他,至老后再见着他,蓝采和的容貌依旧。后来有人见他在壕梁酒楼上饮酒,听见有笙萧的声音,忽然乘着鹤而飞上天空,抛下靴子,衣衫,腰带,拍版,慢慢而升。
元剧《钟离权度蓝采和》则说蓝采和是艺名,真名叫许坚,在勾栏里唱杂剧,年五十时,做寿因不知犯了什么错,为官府扣打,后被钟离权度化成仙。
八仙之七
韩湘子
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在二十岁时去洛下探亲的时候,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他「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呢?」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门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当时正当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
韩湘子后传说跟吕洞宾学道。位列仙班。
八仙之八
曹国舅
道教八仙之一。相传为宋仁宗朝之大国舅,名佾,亦作景休。曹国舅的弟弟贪赴京应试秀才之妻的美色,绞死秀才,强占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包拯申诉,包公准予查究。曹国舅告知其弟,务必将秀才的妻子置于死地,以绝后患。于是二国舅投秀才的妻子入井,被她逃脱,途遇曹国舅,误以为是包拯,向曹国舅申诉,曹国舅大惊,令手下用铁鞭打死秀才的妻子,手下以为她以死, 把她弃尸于偏僻的小巷。
秀才的妻子醒了之后,向包公叫冤,包公问明真情后,就诈病,曹国舅来探望包拯。包拯令秀才的妻子出诉,逐将曹国舅监禁。又作假书将二国舅偏来开封府,令此女面诉冤情。又将二国舅枷入牢中。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来劝包拯释放她的两个弟弟,包拯不从,命令将二国舅处决。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才将曹国舅放行。
曹国舅获释后,入山修行从此遁迹山林,矢志修道学仙,有一天,钟离权和吕洞宾问他说:「你所养的是什么 ? 」曹国舅说:「我所养的是道。」仙人笑着问:「道在那里呢?」曹国舅指着天说:「道在天。」仙人又问:「天在那儿 ? 」曹国舅指着心。钟离权和吕洞宾满意地说:「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逐授以《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练,不多久,曹国舅就成仙了。
还有说法
仙均为神仙中的「散仙」,专门惩恶扬善,济世扶贫。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於他们的故事,以「八仙庆寿」与「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事迹」如下: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被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的尸身而起。他蓬头垢面,坦腹跛足,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
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诸於《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於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於汉。吕洞宾於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钟离权头发盘结成双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於恒州条山,常倒骑白驴,日行万里。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於《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入方术类。唐代有术士名法善,曾算出张果老在浑沌之初早已生活於世,可能是年龄最大的神仙。
何仙姑,名琼,唐中宗时广州增城县人。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后又梦见神人教食云母粉,遂誓不嫁,轻身飞行往来山谷。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后尸解仙去。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最早见於南唐沈汾《续仙传》。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蓝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馀,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人。相传吕洞宾进士落第后遇钟离权,钟离於炉上煮黄粱饭,授枕予洞宾小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官、升侍郎、成亲、当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恍忽醒来,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梦而已。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於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韩湘子,名湘,字清夫,传为唐代韩愈之侄孙。相传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堕死而尸解登仙。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於道。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曹国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曹景休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耻见於人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八仙」中的每一位都能找到其历史背景,惟独蓝采和的真人背景无从考究,近日从辽宁大英县卓茼井镇一个蓝氏姓氏的村落裏找到了一本有400多年历史的蓝氏家族族谱,是明朝时候开始记录的,记载了蓝氏家族从隋朝到民国时期的所有家族成员的兴衰历史。其中有一段专门介绍了蓝采和的简历、妻子李氏及其子孙们的事迹。据了解,目前这本族谱已经送到四川省博物馆鉴定,并进行复原和复制。
洪姓的起源?历史上有哪些姓洪的名人?
一、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据《元和姓纂》及《尚书》等所载,共工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因避仇改洪姓。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因此被逐出中原,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因此在姓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因此称洪姓。 二、共国之后所改。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有共国(故城在今河南省辉县),子孙以国为氏,后加水成洪。 三、据《路史》所载,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姓。 四、周时扬侯国,因建都洪洞,又称洪洞国,子孙以国为氏。 五、为宏(弘)氏因避讳而改: ① 南北朝时,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讳改为洪氏。 ② 据《百家姓考略》所载,豫章宏姓、常州弘姓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名李弘之讳而改洪姓。 ③ 据《姓源韵谱》所载,五代刘弘昌、刘弘果为避宋太祖之父讳而改洪姓。 六、出自他族改姓。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全部或部分改姓洪;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今满、朝鲜、蒙古、壮、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洪秀全:清朝人。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觉范
宋代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
南宋丹阳人。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适
南宋鄱阳人。字景伯。与其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文章名满天下。
洪皓
南宋鄱阳人。公元1088-1115年,字光弼。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
洪亮吉
清代江苏阳湖人。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进士出身,官编修。精研经史、音韵及舆地学,诗文亦佳,著作颇丰。幼丧父,靠教书养母。曾绘《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与教诲。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洪 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大臣、词人。政和进士。曾以礼部尚书之职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才被放回,有宋之苏武之美誉。后因与秦桧不合,被贬。他学识渊博,著有《帝王通要》、《松漠纪闻》、《鄱阳集》、《鄱阳词》。
洪 适:宋代名医。洪皓之子,少时聪慧。与弟洪遵、洪迈同中博学宏词科,时称"三洪"。以文章著称于时,好收藏金石拓本,并以据订正史传的讹误。
洪 迈:南宋大臣、史学家。洪适三弟。亦举博学鸿词科,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二哥洪遵乃钱币学家,有《泉志》。
洪 炎:南昌人,黄庭坚外甥,南宋诗人。进士出身,累官至秘书少监。诗属江西派,有《西渡集》。
洪 升:字方思,号稗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剧作家、诗人。杂剧代表作为《长生殿》,现存还有《四婵娟》。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
洪 仁:洪秀全族弟。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1858年辗转到天京后,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写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天京沦陷后,辅佐幼主,以图恢复。后被俘于江西石城,不屈被杀。
洪 钧:江苏省吴县人,清末外交官。同治年间中状元,历任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后出使俄、德、荷、奥诸国,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元史译文证补》。著名交际花赛金花即为其妾。
姓洪的出马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出马仙姓氏、姓洪的出马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灶王爷立堂口条件 灶王爷的讲究
- 下一篇:英语48个音标发音 英语48个音标发音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