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堂口随礼金(给堂口送钱要注意什么)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4-05-31分类:立堂口浏览:9895
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适用于各种喜事、丧事。
之前的亲朋好友,朝夕相处的同事,尊敬的上级领导,家中有事,都要去看看,或随上一份礼物,表达一份心意,这是延续友谊的手段,增进感情沟通的机会,这些都无可非议。
不过,随着城市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礼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异变。
随礼的名目越来越多,风气愈刮愈烈,波及面越来越广,花样不断翻新,让人真有些难以应付。
结婚要随礼,死人要随礼,孩子满月要随礼,移居新屋要随礼,开业要随礼,孩子上大学、上高中的要随礼,过生日,再婚再嫁等等,总之很多的小事情都能扯上随礼,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据有关媒体介绍,重庆一对新人办婚礼,新郎四位大学同学没空参加,也漏送了份子钱,结果新人又专门请客,只请这四人,意在让他们补交礼金,场面极其尴尬。
好吧,反正这面皮厚的也让人感觉无话好说了。
不得不说,随礼文化在中国造成了一种“仪式灾难”
这种灾难吞噬着我们可怜的收入,使我们禁锢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下面。
每天省吃俭用的钱,因为随礼这种风俗而消耗殆尽,而自拔无力。
随着随礼的次数增多,人们感到随礼不是在增进友谊和情感,好象是在相互交易着什么
今天你办满月,明天我过生日,今天你结婚,明天我再嫁……
你送他,他送你,搞的大家频繁吃着“自助餐”,自己花钱吃自己的饭,互相浪费了金钱,主客双方都不愿意这样,但碍于“狗屁面子”,没有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就此随礼性质也变了味道。
然而随礼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迹象,有的地方随礼现象严重到把半个月薪水都随出去。
随礼文化,和现代社会很多理念依然格格不入——比如,现代社会强调人和人不要有复杂的金钱往来,吃饭实行AA制其实这种方式挺好的,就是为了那“狗屁面子”,活生生的把我们的的这种有效对抗随礼方式的念头给熄灭了.
要想摆脱人情往来的烦恼,必须让随礼这种文化得到一定的控制,从改变我们年轻一代人的想法做起,带动老一辈一起行动。
只有通过整整一代人的彻底改变,才能最终影响下一代,不给下一代造成困扰。
附带网友对随礼的看法与建议:
本次编辑:文/伊利亚斯的断章
如有需要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联系客服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朗屌丝圈子,随便聊???
标签:立堂口随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