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当天立堂口(立堂口的日子怎么选择)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4-05-20分类:立堂口浏览:9339
中国的民俗源远流长
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那么在苍南
存在着哪些别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呢
今天就跟小编一起去探探究竟吧
蒲城拔五更
拔五更场景
蒲城“拔五更”是建于明代初期的抗倭古城蒲壮所城的一项大型迎春民俗活动。
活
动从每年正月初四开始直闹至十八日方息,整个活动组织周密、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自始至终,环环相扣,演绎了还杠还红、游巷、拔天申、闹花灯、抬阁、游四门、拔五更、抢杠、游四门等内容。
蒲城拔五更
拔五更
“拔五更”是蒲城民间自发组织的一项独特的大型迎春民俗活动,流传至今已有数百个年头。
拔五更
“拔五更”是整个活动中最热闹的一个环节,现在泛指整个活动。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抢杠
“拔五更”活动最热闹的正月十五的“闹花灯”、“拔五更”、“抢杠”以及正月十六的“游街”、“抢红”等环节。
▲民众喷射烟花
“晏公”游街时,街道两边的人会同时鸣放各种烟花、爆竹,游街队伍要全副武装才能在“炮火”中穿行。
▲民众喷射烟花
正月十六晚上,古城炮竹不绝,夜空烟花不冷,呈现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况,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
▲烟花庆功
金乡庙会
庙会表演
金乡的城隍庙会.包含着别的地方极少有的独特的内容:即追悼明代为抗击倭寇而牺牲的官兵,此举已成为金乡数百年来的民风民俗。
明
洪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屡犯浙江沿海。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于金乡置卫筑城,以抗御倭寇。在近200年的抗倭战事中,不少驻守金乡的官兵为抗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慰忠魂,金乡群众自建义冢六处,收葬抗倭阵亡将士的忠骨,于每年清明节举行盛大的仪式祭奠英魂,渐形成了传统的清明节庙会。
金乡庙会
庙会表演
金乡城隍庙会,一年中有五次:正月开印,拜玉隍经;清明出巡;五月十一城隍生日;七月半打蓝盆;十月廿五城隍娘娘生日。雨九月半庙会,原是以东门大庙为中心的,后并入城隍庙会。
庙会表演
金乡清明节庙会活动内容丰富,祭祀场面盛大,且融入了舞大龙、抬大凤等文艺踩街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庙会表演
而九月半的庙会,一般是以娱乐为主。当然不管清明还是九月半的庙会,自古以来还包含物资交流的商业活动,这一点,与各地的庙会差不多。
▲表演队伍
金乡卫从明信国公汤和筑城开始,直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患取得决定性胜利.经历了=百余年之岁月。这些抗倭官兵有不少就是现代金乡人的祖先。所以.盒乡清明节的庙会包含了对抗倭官兵的的祭祀活动,反映了金乡人民自发的对抗倭先烈及祖先的崇敬与悼念。
▲表演队伍
▲庙会表演
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包括节日的祭祀、庆典活动,都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了然。
畲族三月三
婚嫁表演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并且,还要吃乌米饭,缅怀祖先,款待来客,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
每
年的"三月三",岱岭畲族乡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各种祭祀活动、民俗表演、山歌对唱等此起彼伏。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欢腾三天三夜。
岱岭畲族三月三
竹杠舞
三月三当日,岱岭畲族乡富源村畲族风情文化园热闹非凡,山欢水笑。
婚嫁表演
活动现场,竹竿舞、畲族服饰展示、畲歌对唱、戏曲演唱和编蓑衣、织彩带、编草鞋、捣糍粑、制作手工豆腐等传统手工艺展示,让赶赴“三月三”约会的游客们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婚嫁表演
畲族婚嫁表演更是将“三月三”活动引向了高潮,接亲、对歌、哭嫁、拦轿、拜堂,让游客们在欢笑声中体验了一把畲族的传统民俗。
▲岱岭油菜花
每年三月三时,正值岱岭油菜花盛放,金灿灿的油菜花吸引着游客们的眼球,三三两两,漫步在油菜花海中,或自拍,或择漂亮的畲家姑娘合影,或和德高望重的畲家族长合影,在曼妙的风景中如痴如醉地体验着最纯粹的畲乡风情。
▲文艺汇演
▲文艺汇演
“魅力山哈·美丽岱岭”欢乐畲乡文艺演出为“三月三”畲族风情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END -
标签:三月三当天立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