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立堂口好(立堂口什么时候才算到时候)
作者:service发布时间:2024-05-09分类:立堂口浏览:10087
我从一个故事经过
又匆匆赶往下一个故事的发生地
我想用光阴记录那些故事里的人
然而过往如此匆匆
我只记得:
他说:
他说,那时生活穷的只剩下一束光
他说别人,冷漠无情
他说别人,自私无义
他说自己,孤独凛冽
他说自己,悲恸欲绝
他蘸着生命的血
一笔一笔地
写着自己
从一个故事走来
又猝不及防的撞入
下一个故事
注:读诗人王单单诗集《山冈诗稿》再记
注:如果只有一首歌让我念念不忘,就它了
祭父稿
王单单
他倒下了,像一根麦秸被疾风折断
病魔吸干他的脂肪,剩下一堆骨头
葬于南山之下。壬辰年正月十二卯时
我父寿终于家,一生劳苦换得黄土一抔
人间已荒芜,只有天空更适合耕耘
他死前感叹,哪里好耍都没有人间好耍
越是接近死,就越是眷恋生
疼痛中,他咬牙切齿,说命运不公
黄泉路上一定要与阎王对薄公堂
腹胀如鼓,饿不敢食,渴不能饮
站无力,坐无劲,赖床三月,骤减七十斤
兄妹四人,偎其身旁
痛在他身,伤在我心。无奈
只能掩面痛泣,捉衣拭泪
自他走出云大医院,我便穿街走巷
寻医问药,只为能买回一剂杜冷丁
替他吞下整个高原抱病的夜晚
那些天,我惶惶不可终日
带着内心的死结,出入各种酒馆
现在,他俯身入泥,像一粒种子
被植入三尺黄土,或许
我就是他茁壮而成的春天
命苦啊,生于壬辰年冬月初一卯时
壬辰生,壬辰死,从卯时中来,到卯时中去
童年正赶上三年饥荒,就连梦也是黄皮寡瘦的
少年跟随我爷四处奔波,没少忍冻挨饿
十八岁成家,自此便在生活的荒原中跋涉
拆东补西,拉扯长大三儿两女
八〇年土地下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在官抵坎,每一寸土中都浸着他身上滚落的汗
作为回馈,土地允许他化作一粒尘埃
八八年,他在山中挖矿,十年时间
一锄一锄地把洞中的黑暗扩宽
他说,从深邃的洞中看外面
生活穷得就只剩一束光了
九八年,我负笈异乡,他追着班车跑完一条街
嘱我珍惜身体。好人命不长啊
本可安享晚年,却遭受了一场命运的屠杀
二〇〇八年,土地的奴仆,抽身走进城市的灯火
游抚仙湖、西游洞,登龙门、看西山
回到故乡,远方便成了他炫耀的谈资
可谁知晓,他的每一步都是诀别
最后,他无法忍受恶疾的摧残
央求我母亲给他来个痛快,我知道
他这一生,疼痛漫无边际
比如早年丧弟,中年丧子,晚年丧母
如果,文字是灵魂的刀疤,我要用多大的篇章
才能数清他纵横交错的伤痕
端公立于灵柩前,口诵《佛门十二妙经》
拜诸神,为我父超度亡魂
壬辰年正月二十午时,阴阳相见,最后一面
呜呼!“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各位亲朋好友,不要追问我的出身
我已再三强调:旷野之中
那根卑贱的骨头
是我的父亲
黄土高原的下雨天
是比较少的
因了那土地的颜色
老天也不曾浪费每一滴雨水
除了一次
除了我记得的那次
那是正值我少年
那个假期,雨水下了好多天
我躺在平房的一盘炕上
望着院墙外的白杨树
很高,很高
我想那棵树
一定在某天也会死去
就像亲人会离开那样
那时我已经经历过
祖父的去世
外祖父的去世
我怯懦的想着
又怯懦的回避
那个夏天,那场久久不停的雨
让我第一次感知到了生死
我害怕地躲在房间里
心脏任人紧紧捏在手里
喘不出气
从那以后
我总是用各种东西
搪塞着这种想法
我甚至不敢看
父母亲越来越多的白发
我害怕
那个挥舞着死亡之刃的时间
不知道会在哪天
把我的心用那尖锐的刀尖
錾出一个大口子
从此
流一辈子的血
直到我停止呼吸
我无可奈何地
忍受着时间的推移
双亲的逐渐老去
日升月落
草木荣枯
悲伤的时候
一片秋天的黄叶
都能把我七十八公斤的身体
砸的皮开肉绽
请再慢些
再慢些
让我看清他们
老去的速度
什么时候牙齿脱落
什么时候头发全白
什么时候耳背眼花
趁着还能听清,我奋力叫着:
爸
妈
事件:溺水
王单单
苦海无边,回头不是岸
溺水的孩子,踩着云朵
天空端不住他的身体,浮起来
又沉下去。
他把水下浸泡的死
捞给岸上的人看。母亲
把儿子的尸体扔进草堆中
从围观的人群中窜出来
拼了命要下水去,抢回儿子
未曾走远的体温和呼吸
120警报声在水边响起时
老汪正和朋友们在对岸斗地主
平静地扭头看了一眼,说
刚刚都还好好的嘛
然后,随手扔出一只小鬼
新闻上
有个老人在街边倒下去
无人搀扶,最终死去
视频里
有个儿童被车撞倒
无人理睬,最终死去
病房里
有个病人等着抢救
无钱手术,等着死去
我的记忆里
有个孩子等着死去
是个午后
等我们终于明白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都在背后
我们急着在人生的键盘上
敲打着退格键
想看清父母老去的速度有多快
想看清昨天早上的雨下了有多少
想起周末的家庭聚餐发酵了多少欢笑
手指一直在敲打着
仿佛按的次数越多
能退回去,能看到的越多
一起看过的斑驳树影
和孩子嬉戏打闹的声音
早起,不知名的鸟儿唱着什么
突然间,那个键盘
再也不动了,任凭我们再去摁退格键
我们急的眼泪都出来了
簌簌流下
还没有从Z退到A
还没有从耋耄到细胞
还没有再去回味儿时的乳名
我们一直在学着向前看
忘记了人生
最美好的东西都在背后
当我们试图回忆时
那个叫时间的恶人
已经将过去通通处死
尸骨无存
陂塘的水,已经因为雨水的原因
很深,很深
一圈的小伙伴
在那个夏天,用水泼着身体
陂塘里有个孩子在游泳
突然间,喊着
救命
我已经记不清
我是怎么被吓得踉踉跄跄
别人又是怎样战战兢兢
那个男孩子死了
据说周围有很多
很多
在水里能像鱼一样游泳的人
那天
他们集体
失聪,失明
等着何方神圣
能把他们治好
像
刚生下时那样
滇黔边村
王单单
滇黔交界处,村落紧挨
泡桐掩映中,桃花三两树
据载古有县官,至此议地
后人遂以此为名,曰:官抵坎
祖父恐被壮丁,出川走黔
终日惶惶,东躲西藏
携妻带子,落户云南
露宿大路丫口,寄居庙坪老街
尘埃落定于斯,传宗接代
香火有五,我父排三
邻舍出资,我父出力
背土筑墙,割草盖房
两省互邻,鸡犬相闻
有玉米、麦子、土豆、高粱烟叶等
跨界种植,一日劳作汗滴两省
余幼时顽劣,于滇黔中间小道上
一尿经云贵,往来四五趟
有时砍倒云南的树,又在
贵州的房顶上生根发芽
官抵坎毗邻贵州沙坝村
戊辰年(1988年),计生小分队搞结扎
两村超生户换房而居,同样
日出而作兮日入归,奈何不得
庙坪、官抵坎以及黔之沙坝
上北下南,三村相连,官抵坎居中
一家有红白喜事而百家举
满堂宾客,会于一地,酒过三巡
便有沙坝村好事者唱到:
“官抵坎,泡桐林,家家出些读书人
庙坪街,土墙房,家家出些煤匠王”
庙坪不服者引吭对之:
“莫把别人来看轻,其中七十二贤人
能人之中有能人,看来不是等闲人
看你要定哪条行,我来与你定输赢”
歌声磨破夜空,每每通宵达旦
官抵坎,官方域名大地社
寻常百姓如大地之沉稳朴实
杂姓寡,王姓人家十之有九
白天事农,夜里各行其事
垂髫戏于院,豆蔻嬉于林
弱冠逐于野,而立、不惑、知命者
或者棋牌,或者谈论女人和庄稼
偶有花甲古稀不眠者
必有叶子烟包谷酒侯之
九十年代后期,官抵坎 有女嫁人,
有儿远行 剩下老弱病残留守空村
阔别十六年,梦回官抵坎
曾经滇黔交界上的小道
我从云南找到贵州,又从贵州找到云南
都找不到我少时留下的尿斑
我爷说
我们家的王姓是从山西来的
我父说
我们家是从红崖坡搬到塬上的
我记事的时候
半边盖的房子
几十丈长的院子
连着院墙外面
那个一到秋天就会长出来的
火红的柿子
我还是会穿开裆裤
爬树,溜坡,和尿尿泥
一南一北
两条大道
把村子整齐分开
十字路口,有棵树
三个人才能环抱住
树荫下
或有弱冠者,而立者,不惑者
楚河汉界
或有知天命,耳顺者,甚至古稀者
打着牛角牌
大雨过后,那个涝池里
围坐一圈的妇女,洗着衣裳
平日里,拿起针线
纳着一层层的布鞋底子
我是在某个夏天,离开那里
再回到那里时
是个冬天
涝池没了
大树伐了
布鞋不再穿了
柿子树被砍了
我站在塬边
朝着山西的王家望去
朝着远处的红崖坡望去
背后的旧村庄
被黄土高原,带着尘土的风
慢慢的抹去
我幼时和的尿尿泥
也已经不知道烧成了
哪里摆放的
一块红砖
一九八二——
王单单
生于一九八二年,破折号指向未知
按照先后顺序,我走过
A社、B镇、C县、D市 E省。
壮志未酬,只能回到
F村、G镇、H县等地
安身立命。
其间,爱过I、J、K、L、M等女人
恨过N、O、P等男人,
做过Q、R、S等工作
写出T、U、V等诗歌,
流过W次泪,喝过X斤酒
Y年以后,时光擦去这些字母,
毫无痕迹
一个名叫Z的年轻人在纸上写下:
王单单,一九八二——?(卒年不详) 生平事迹无详细记载,悲欢
与爱恨,押解他奔向一个问号。
仅此而已。
一九八五年
女排世锦赛依旧夺冠
母亲顺产生下我
在金台医院某个产房
一九九〇年的时候
我开始上学
坡头村小学,王家坡小学
蟠龙初级中学,渭滨中学
从王家坡
走到南皋村
从南皋村
走到宝鸡市
经历了一个并不算黑色的七月
从宝鸡市
走到天津市
经历了一个算得上悲伤的七月
从天津市
走到上海市
从上海市
再回到天津市
一次都未遂
从上海市
再回到宝鸡市
一年一次
从宝鸡市
回到南皋村
十五年未遂
从南皋村
回到王家坡
十八年未遂
我离开出生的地方
走了很远
很远
在这个简称叫“沪”的地方
安家
我问自己
是
Who?
至今未遂
【版权说明】本文系另语堂平台原创首发,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本号。
标签:哪天立堂口好